关键词: Intel 18A制程 Panther Lake 背面供电技术 RibbonFET技术 英特尔盈利困境
近日消息,有外媒报道称,由于Intel 18A工艺的良率不佳,英特尔首款基于该工艺的处理器Panther Lake的大规模量产已从原定的2025年底推迟至2026年一季度。
18A制程是英特尔在半导体制造领域重回技术领先地位的关键。陈立武在担任英特尔CEO后,明确表示英特尔将聚焦制程技术开发投资,尤其是18A制程的推进。他强调,18A制程是英特尔产品的关键技术支柱,预计将在未来十年持续推动可观的晶圆产能
据悉,英特尔18A制程引入了“背面供电”(PowerVia)技术,提高了性能和晶体管密度,解决了传统供电布局中的问题,提升了芯片的能效和性能。此外,18A制程还采用了RibbonFET环绕栅极晶体管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芯片的性能和能效。
英特尔希望通过18A制程重夺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台积电和三星等竞争对手竞争。18A制程不仅有助于英特尔自身产品的性能提升,还可能重塑整个行业的竞争格局。
英特尔原本的计划目标是在Intel 18A于2025年底量产之前,将良率提高到50%以上。然而,尽管有传闻称Intel 18A的良率已达到55%-65%,但实际良率远低于这一目标。
多位消息人士指出,通过18A工艺生产的Panther Lake芯片中,仅有极小部分(如5%或10%)符合交付标准。英特尔通常要求良率超过50%才能启动大规模生产,而盈利则需要达到70%-80%的良率。
英特尔在Intel 18A制程上的投入巨大,但目前的良率问题使其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面临严峻挑战。尽管英特尔希望通过18A制程重振其制造能力,但目前的良率问题使其在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性生产。
有消息人士表示,他们自2024年底以来就了解了英特尔的测试数据,通过Intel 18A制程制造的Panther Lake 测试芯片中,只有一小部分足以提供给客户。有分析指出,如果良率无法大幅提升,英特尔可能不得不以较低的利润率甚至亏损出售芯片。
目前,英特尔正持续处于亏损当中。英特尔CEO陈立武一直在推动降本增效(包括裁员),聚焦核心产品、减少经营亏损和提高股东的投资回报。与此同时,陈立武还遭受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内的美国政客的质疑。尽管在拜访白宫之后,特朗普“口风”大转,但陈立武仍然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Intel 18A制程的成功将是陈立武证明自身的重要一环。然而,尽管18A制程已进入风险量产阶段,但其大规模量产和客户接受度仍需时间验证。首款基于Intel 18A制程的产品——“Panther Lake”的大规模量产有可能将会推迟到2026年一季度,将是不得已的选择。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