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英伟达 黄仁勋 英伟达投资OpenAI 投资换需求 AI芯片需求
黄仁勋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英伟达计划向OpenAI 投资1000亿美元,以资助后者进行一项历史性的数据中心扩建工程,协助重塑市场对OpenAI并不稳定的财务状况的预期。
对于英伟达来说,此举司空见惯,其CEO黄仁勋(Jensen Huang)已多次尝试利用市场对英伟达未来抱有的巨大信心,来强化公司在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英伟达也借助自身强大的资产负债表,通过与主要客户达成交易、合作和投资来推动AI热潮持续升温,其中包括其云计算服务商CoreWeave、竞争对手英特尔以及xAI。
投资换需求
这些交易凸显出一些投资者在英伟达前景展望中点出的“循环性”问题。也就是说,英伟达通过支持创业公司和其他公司,来提振或巩固其AI芯片需求。这些公司随后把获得的资金或流动性用于购买英伟达芯片。
研究公司NewStreet Research的分析显示,英伟达每向OpenAI投资100亿美元,后者就会花费350亿美元购买英伟达芯片。这种安排虽然压缩了英伟达尖端芯片的常规利润率,但确保了持续需求,并为资金紧张的AI公司提供了生命线。对OpenAI而言,这实质上相当于获得了价格折扣。
NewStreet分析师预计,英伟达将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xAI及其他资金拮据的企业提供类似交易。
单是周一投资OpenAI的消息就为英伟达增加了近1600亿美元市值,巩固了其与这家AI时代领军软件公司的联系,同时也平息了外界对于OpenAI如何支付其近几个月所作出数十亿美元承诺的质疑。
给OpenAI背书
英伟达的这项投资相当于给OpenAI投下了一张重大的信任票。尽管OpenAI的月活用户数已飙升至7亿,但其盈利模式仍不明朗。
OpenAI联合创始人兼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去年秋天曾向投资者透露,预计到2029年实现首次盈利之前,公司累计亏损额将达到440亿美元。这一预测甚至未包含后续与博通、甲骨文等企业签署的昂贵芯片采购及数据中心租用协议。
这些交易的共同点在于: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也是全球AI军备竞赛中最强大的“军火商”,英伟达正以其品牌信誉和财务实力为规模较小的合作伙伴提供背书。
OpenAI CEO奥特曼
AI行业高管预计,这一关键进展将使OpenAI获得远比以往低廉的融资渠道。过去,当OpenAI需要获取成千上万的英伟达芯片时,必须通过云服务提供商和新兴云平台来实现。这些中间商先投资建设数据中心集群并采购芯片,再以溢价方式出租算力。
那些用于支持数据中心交易的债务融资,往往部分依赖于像OpenAI这样亏损中的AI公司的市场信誉。据熟悉此类融资的人士透露,与这类创业公司紧密相关的数据中心项目融资利率曾高达15%,表明债务市场投资者认为这些AI公司的商业模式风险颇高。
知情人士透露,相比之下,由微软等巨头支持的数据中心项目融资利率通常在6%至9%之间。上周,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指出,由于甲骨文未来建设的AI数据中心过度依赖OpenAI,其资产负债表面临风险,并于7月将甲骨文的信用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英伟达的优势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伟达在市场上享有近乎不可动摇的信任,这推动其股价一路飙升。正是这种市场信心,使得英伟达可以通过自有资产负债表融资或发行新股来支付基础设施成本,这对OpenAI来说是一种便宜得多的融资方式。
AI基础设施领域的高管表示,周一的这笔交易很可能会降低贷款方对OpenAI的信用风险担忧,从而让该公司能够获得更低利率的贷款。
除了OpenAI之外,英伟达过去一年还对多家大型科技公司中进行了战略投资,往往以此来强化自身优势。
目前,英伟达持有云服务商CoreWeave 7%的股份。CoreWeave向OpenAI、微软等客户出租其庞大的数据集群。本月早些时候,两家公司还签署了一份价值63亿美元的协议,约定在2032年4月之前,英伟达将回购CoreWeave任何未使用的云算力。
上周,英伟达宣布将向竞争对手英特尔投资50亿美元,后者在全球AI竞赛中已经大幅落后。这项合作将涉及开发新产品,使英伟达能够更方便地将其GPU与英特尔设计的CPU整合在一起,从而在PC市场获得更稳固的立足点。
去年12月,xAI表示,英伟达是其“战略投资者”。今年3月,英伟达还加入了一个包括xAI在内的全球AI合作伙伴计划,并计划在AI数据中心和能源基础设施上投入数十亿美元。
来源:凤凰网